行業新聞
養老業里的90 00后的年輕人
(來源:新華社)提起養老行業從業者,不少人尚有“年齡大、學歷低、待遇低”的刻板印象。事實上,這一現象已然改變:隨著越來越多“90后”甚至“00后”投身養老行業,“朝陽”守護“夕陽”的故事正在溫情上演。更具活力、更高素質年輕人的加入,為養老行業不斷注入新的生機,成為推動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居家養老是首選醫養結合受歡迎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4月19日電(記者孫紅麗)4月19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養老消費調查項目研究報告》。報告發現,老人居家養老需求重在家政清潔、餐飲、老年飯桌等“日常所需”。機構養老需求重在“醫養結合”,特殊護理用品、輔助用品需求增加。低齡老年人消費更具活力,升級型消費需求明顯,高齡老人養老亟需加大支持力度。整體而言,老年人消費環境仍需“適老化”提升。
主動健康消費成趨勢
(來源:經濟日報)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把人民健康提升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大健康消費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同時創新驅動為大健康產業提質擴容積蓄了發展新動能。
河北取消京津異地就醫備案觀察
(來源:新華社)因血液疾病導致左腿嚴重病變,河北邢臺市民李秀格老人半年內已經三赴北京協和醫院治療。每次就醫之前,她的女兒都會花近半小時進行異地就醫網上備案。讓她們高興的是,從2月10日起,去北京看病不用再備案了。
中醫藥治療新冠為何南北有別
(來源:科技日報)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于在城鄉基層充分運用中藥湯劑開展新冠病毒感染治療工作的通知》,在文件發布的治療新冠病毒感染中藥協定方范例中,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藥方。
衛健委:高血壓診斷標未調整
(來源:新華社)11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信息指出,高血壓是嚴重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國家不斷加大高血壓防治工作力度,以高危人群為重點推進健康管理,推動防控關口前移。經過多年努力,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水平持續提高,防治工作取得長足進步。?
京普惠健康??舍t保個賬繳費
(來源:北青報)2023年度本市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北京普惠健康?!苯袢照缴暇€,北京市民皆可以關注官方指定投保平臺“北京普惠健康?!蔽⑿殴娞栴A約參保。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普惠健康?!钡淖钚伦兓轻t保個賬可繳費。
京籍居民人均期望壽命82.47歲
(來源:北青報)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影響北京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十年來,北京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
首條中藥口服液條包生產線投產
記者近日從中藥制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共性技術實驗室)得到消息:由該實驗室為主體研制的國內首條中藥口服液條包生產線已建成投產。該項目最大的特點是以新型“塑料袋”代替了傳統玻璃瓶用來盛裝口服溶液。由此,該生產線每年可處理中藥材2.5萬噸,年產口服液30億條包。對中藥行業來說,此舉尚屬首次。 作為國內中藥制藥共性技術領域唯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共性技術實驗室依托魯南制藥集團而建,立足中藥產業發展需求,集聚了130余名高精尖人才團隊,聯動百余所高校院所,在國內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應用研究與可實施科研成果迅速產業化的優勢地位。 復合膜包裝用于中藥口服液 長期以來,“口服液+玻璃瓶”組合被視為液體類藥品的黃金搭檔。后者也因為其透明性、美觀度、化學性質穩定等優點,一直被認為口服液包裝的首選,但其重量大、運輸存儲成本高、不耐沖擊、易破碎、吸藥難等短板也為市場詬病。同時,中藥成分也有與玻璃瓶發生反應的風險。 在魯南制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共性技術實驗室主任張貴民看來,市場的痛點便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攻關課題。 復合包裝膜是指由多
養老護理行業日漸興起
(來源:新華網)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緊缺人才培養,加強對以護理失能老年人為主的醫療護理員、養老護理員的培訓。
中國為全球婦幼健康高績效十國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記者喬業瓊)中宣部今日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成就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賦予護士處方權提升看病便捷性
(來源:北青報)日前,廣東深圳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醫療條例》修訂稿。新的修訂稿有諸多開全國先河的亮點,一公布即得到關注和好評。其中第六十四條借鑒歐美發達國家的做法,在全國率先賦予護士一定的處方權,規定取得??谱o士證書的護士,在護理??崎T診或者社區健康服務機構開展執業活動時,可以開具檢查、治療、外用藥的“處方”。(相關報道見A7版)
世衛:中醫藥對治療新冠肺炎有效
(來源:人民日報)據新華社日內瓦4月6日電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明確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鼓勵世衛組織會員國在其衛生保健系統和監管框架內考慮使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出爐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到2025年,中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將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十四五”時期中醫藥高質量發展有了清晰的路線圖。
多地探路居家養老社區
(來源:中新網)作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規模龐大的中國老年人將在哪里實現最美“夕陽紅”,這是一件事關“老有所依”的大課題。近年來,面對老齡化帶來的“銀發浪潮”,多地推出規劃措施,積極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
甘肅:中醫藥抗疫有良方
(來源:中青報)今年10月中下旬以來,甘肅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襲來,短短20多天,就發現144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疫情來勢洶洶,確診病例快速增長,總量超過去年。此次患者救治中,甘肅依然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目前,確診患者康復情況良好。
廣州打造大城市大養老模式
(來源:生命時報)健全區鎮村三級服務體系發揮好醫保和長護險作用,廣州打造“大城市大養老”模式
我國慢性疼痛患者超3億
(來源:新華網)疼痛是人體受到損害或疾病侵襲的預警性信號,是一種常見臨床癥狀,而慢性疼痛則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吨袊弁瘁t學發展報告(2020)》數據顯示,我國慢性疼痛患者超過3億人,且正以每年1000萬至2000萬的速度增長。疼痛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第三大健康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夕陽紅正在催生"朝陽"市場
(來源:光明日報)我國老年人口達2.64億人,銀發經濟市場規模已超5萬億元——
北京地鐵318座車站AED全覆蓋
(來源:北青報)“救命神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一直在北京交通領域推廣。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地鐵已經實現所轄318座車站AED設備全覆蓋。
北京學校至少配一臺AED
(來源:生命時報)北京學校至少配一臺AED,專家呼吁,除了廣泛安裝,還要定期組織急救培訓,讓老師學生會用敢用
人工關節集采擬平均降價82%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記者崔元苑)9月14日,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人工關節集中帶量采購產生擬中選結果。本次集采擬中選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平均價格從3.2萬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價82%。
飲食好運動好睡眠好成孩子新三好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9月1日電(記者楊迪)據中國疾控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2021年9月1日是我國第15個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為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和心理健康促動等專項行動,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多部門在9月1日共同發起了《關于兒童青少年“三好”促健康的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
(來源:人民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服務體系、服務模式、人才培養模式,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敝嗅t藥人才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要探索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中醫藥人才,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人才保障。
京:中醫保健機構不能打治療旗號
(來源:北京晚報)作為北京市地方標準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服務基本要求》正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提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公共用品用具和服務器具應保證“一人一換一消毒”,患皮膚病顧客配專用品。此外,從事中醫健康狀態辨識和評估的服務人員還應具有醫療資質。
北京陪診服務有需求不叫座
(來源:北京晚報)老人去醫院不熟悉就診流程,子女又不在身邊,怎么辦?近日,一名26歲女孩當“陪診員”陪老人看病的新聞,讓人似乎眼前一亮。
北京首發“蚊蟲叮咬指數”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7月16日電(張文婷)近年來,全球蚊媒傳染病發病呈上升趨勢,流行區域不斷擴展,流行頻度不斷增強,蚊蟲的叮咬騷擾也日漸威脅到人群健康。為了更好地預測預報蚊蟲危害,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今日首次發布北京“蚊蟲叮咬指數”(MosquitoBitingIndex,MBI),經預測預報,當日北京市平均“蚊蟲叮咬指數”為四級,叮咬風險較高。
最好的"陪診"是優化就醫流程
(來源:光明日報)不久前,26歲女孩當醫院陪診員的新聞,讓這個職業進入公眾視野。近日,一些職業陪診員分享自己的陪診經歷,再次使這個話題升溫。據介紹,陪診員服務對象有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不愿麻煩熟人的年輕人、丈夫無法請假陪同的孕婦以及不認識路的異地患者等。
企業繳納保險一天都不能耽誤
(來源:工人日報)農民工受工傷后,企業補繳工傷保險并喊冤:“法律規定用工之日起30日內辦理社保登記,之前試用期未過沒來得及繳納工傷保險?!睂Υ?,律師提醒,員工入職前應辦好各項手續,否則出了事后補也沒用。
中醫進校園 積蓄創新力量
(來源:生命時報)本報特約評論員張鐵鷹在剛剛過去的兒童節,各地學校除了為孩子們舉辦溫馨的聯歡會,還舉辦了不少特別的活動,北京、鄭州、太原、福州等地多所學校紛紛開展了“中醫進校園”活動,為孩子們送了一份“中醫禮包”。前段時間,鄭州市一所小學開設的全年級中醫課程體系也引發關注,不少家長稱贊:“讓孩子從小了解中醫,不僅利于孩子成長,也利于中醫藥文化傳承”。?
精彩內容載入中,請稍候...
精彩內容載入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