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三多三少防腎結石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宋 新
《生命時報》 2023-04-28 第1700期 第13版近年來,腎結石發病率持續增高。數據顯示,我國臨床發生率為10%,且復發率很高。這種疾病跟飲食密切相關,做到以下幾點,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腎結石形成,防止復發。
①多攝入鈣,少吃鹽
草酸鈣結石里有鈣,所以有人認為吃高鈣食物會導致腎結石。但研究結果恰好相反,高鈣飲食有助減少腎結石風險。原因可能在于,充足的鈣在腸道里可以與食物中的草酸結合,減少草酸的吸收和在尿液中的排泄,使尿液草酸/鈣的比值下降,從而降低了腎結石的發生幾率。建議常吃鈣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酸奶等奶制品,豆腐、豆皮等豆制品,魚蝦等水產品,芥菜、小白菜等綠葉菜以及堅果。但是,補充鈣劑不能預防腎結石,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補足鈣的同時還要少吃鹽。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攝入過多時,身體會努力排鈉,同時會增加尿鈣的排出量,從而導致腎結石的風險增高。此外,高鈉膳食還會降低腎臟對鈣的吸收率。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梢酝ㄟ^炒菜放點醋、檸檬汁、番茄汁等酸性調味品來減少鹽的使用;如果用生抽、蠔油、味精等含鈉調味品,要少放甚至不放鹽;少吃高鈉食物,如咸菜、臘肉、火腿、果脯蜜餞等。
②多喝水,少喝甜飲料
身體處于缺水狀態,尿液就會濃縮,其中本來處于溶解狀態的物質(比如鈣質、草酸鹽、磷酸鹽等)可能因為過于飽和而沉淀,從而導致腎臟出現結石。多喝水有利于多排尿,能促進小如細沙的結石(小于1厘米)排出體外,減少其在腎臟或尿道形成大結石的風險。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飲水量為1500~1700毫升。得了腎結石,如果小于1厘米,建議增加喝水量促進結石排出;如果大于1厘米,喝水就不能過多過猛,以免引起腎絞痛,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飲水。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定不能用甜飲料代替水。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腎結石的發病率與糖的消費量密切相關,糖可能通過增加尿液中鈣、草酸和尿酸的排泄,增加結石形成的危險。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建議,每人每天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內,最好不超過25克。此外,磷酸鹽、咖啡因等成分,也是促進鈣排泄的因素。因此,碳酸飲料、咖啡、濃茶等飲品也要限量。
③多攝入果蔬,少吃肉。
研究發現,多吃果蔬有助降低腎結石風險。除了鈣,果蔬富含的檸檬酸鹽、鉀、鎂等也有助預防腎結石。其中,檸檬酸鹽有助抑制草酸鈣結晶的形成,還可以讓已經形成的草酸鈣晶體不要過于聚集,進而避免形成更大的結石。鉀和鎂可以改善鈣的利用情況,避免鈣從尿中排出。鎂還具有阻礙草酸與鈣結合的作用,這些均能阻止結石形成。但草酸多的蔬菜要格外注意,草酸是形成含鈣結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大約70%~80%的腎結石是草酸鈣結石。一般來說,有點澀味的蔬菜草酸含量相對較高,比如菠菜、莧菜、茭白、竹筍、蘆筍、馬齒莧等,吃前用沸水焯一下,有助去除大部分草酸。需要提醒的是,尿液中25%~30%的草酸是飲食中維生素C的代謝產物,但正常飲食不會導致維生素C過量,反而攝入大量維生素C補充劑不可取。
紅肉、海產品等高蛋白食物攝入太多,會使尿液中的鈣、尿酸和草酸含量增加,從而增大腎結石的危險。研究顯示,高蛋白食物攝入越多,結石直徑越大,數量越多。此外,海產品中含有大量磷酸、膽固醇、嘌呤,嘌呤最終代謝產生尿酸,長期過量攝入海產品可導致尿酸排泄量增加,容易形成磷酸鹽結石、尿酸結石、草酸鈣結石。適量攝入蛋白質并不會引發腎結石,建議每天分別吃魚蝦、畜禽肉40~75克,蛋類40~50克。
- [事件]懷舊能給老人幸福感05-22
- [事件]狗能聞出帕金森05-22
- [事件]哺乳是親喂還是瓶喂?05-22
- [事件]改善抑郁心血管病少05-21
- [事件]體溫升1度 心跳快10次05-21
- [事件]壞膽固醇有沒有底線05-21
- [事件]飲食三多三少防腎結石05-20
- [事件]寒熱虛實看舌頭(舌診)05-20
- [書評]穴位的故事奇穴27三角灸:...05-22
- [事件]懷舊能給老人幸福感05-22
- [事件]狗能聞出帕金森05-22
- [事件]哺乳是親喂還是瓶喂?05-22
- [事件]改善抑郁心血管病少05-21
- [事件]體溫升1度 心跳快10次05-21
- [事件]壞膽固醇有沒有底線05-21
- [事件]飲食三多三少防腎結石05-20